第四百零四节 平杨策-《回到明末当军阀》
第(2/3)页
洪承畴显得谦卑有礼,只是话语谦卑,可是口气上却一点不卑下。
“老大人太谦虚了。实不相瞒,那江南之事,让本王食不知味,睡不安寝。敢问老大人可有庙算?”
多尔衮继续装学生,向洪承畴请教。
洪承畴道:“王爷可是烦恼那江南杨潮?”
多尔衮道:“正是。”
洪承畴道:“老臣有一策,可一举平杨!”
多尔衮顿时作大喜状:“敢请老大人教我。”
洪承畴抚须沉吟片刻:“曰抵头,牵尾,腹心发力!”
多尔衮疑惑道:“何为抵头?何为牵尾?何为腹心发力?”
洪承畴道:“江南形胜之地,若一头伏虎,徐淮为头,苏松为尾,金陵是其腹心!”
多尔衮点点头:“老大人所言极是。”
洪承畴继续道:“今江南与我大清若二牛抵角,我地大兵强,彼人众财雄,旗鼓相当,但若久持不下,则于我不利!故利在速战。”
洪承畴简单的分析了一下情况,满清占据地盘多,兵员素质也较强,但是江南富庶,更能持久相持。
“奈何江南乃一卧虎,首尾相接,手足相顾,难以一击而竟全功。”
多尔衮点了点头,事实已经证明,多铎两次出兵江淮都大败亏输,江南不是能够一举拿下的地方。
洪承畴继续道:“是故,我大清应使其首尾不能相顾,手足不能相交,然后一举击其心腹,然后可一举而下。”
多尔衮也觉得有道理,可是到底怎么办啊,大道理谁都会讲,但洪承畴就是不急着说实际的,这让他有些着急了,心里直叹这些明人说话就是喜欢拐弯抹角,先让人听的一头雾水,然后才给你解惑,这个毛病是他唯一不喜欢的地方。
洪承畴却不顾多尔衮的感受,依然慢条斯理说着,但是也终于说到了要害。
“如此,便应行抵头、牵尾之策,抻其首尾。徐淮为头,我大清故应于山东布设重兵,让其不敢分徐淮重兵南下,与我在山东成抵头之势。苏松为尾,故我大清应攻取闽浙两地,威逼苏松,牵扯其尾。若二策皆成,则急进金陵,可一举破其腹心。此为抵头、牵尾、腹心着力之策也。”
听完多尔衮不住的点头,心里暗叹这个老家伙还真是有两把刷子,难怪当年能够做大明经略,节制重兵攻打大清了。
但是其中些许细节多尔衮还拿捏不透,不得不一一发问。
“敢问老大人,若攻闽浙,那杨潮岂能不救?”
第(2/3)页